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时间:2014年05月1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0次
接种疫苗 保障健康
了解预防接种
一般所说的预防接种指的是0-6周岁的儿童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广义来说还包括成人接种乙肝、流感以及狂犬疫苗等。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自身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还相当薄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生病,因此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疫苗分类
我国现有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疫苗,接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小孩入学入托都需要查验接种证,入学入托均按年龄要求完成疫苗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自愿接种。
一类和二类疫苗的范围是由各地政府根据各自财政状况决定的,比如北京和上海把进口甲肝和麻腮风疫苗作为一类疫苗,而其他省份因为财政未能承担,把这两种疫苗作为二类疫苗。部分一类疫苗也有对应的进口二类疫苗,比如我国一类疫苗中的脊灰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有对应的二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可以选择二类疫苗。
打预防针前家长要做哪些准备?
★保持宝宝干净整洁,让宝宝吃好休息好。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如果是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的话,吃糖丸前后半小时不要喝热水也不要吃热的食物,包括不要喂奶。
★带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
★主动向医生说明宝宝健康状况,之前打预防针后是否出现其他反应,听取医生意见,如不适宜打预防针,咨询医生何时补打预防针。
打了预防针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如何处理?
☆为了宝宝的安全,打完预防针不要急着回家,在预防接种的休息室休息30分钟,以防宝宝万一出现什么反应可及时请医生诊治。
▲局部反应:打针部位的皮肤发红、起硬结、肿胀、疼痛等。
△处理方法:轻度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左右;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在局部会出现红肿,以后会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这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表现之一,不需担忧。
▲全身反应:发热、胃口不好、拉肚子、呕吐、倦怠、睡觉不踏实、烦躁、起皮疹。
△处理方法: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避免着凉,防止继发其他疾病。一般来说,1-2天这些反应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反应严重,如高热不退,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哪些宝宝不宜打预防针?
★得了皮肤病、感冒、发热、拉肚子、呕吐、空腹饥饿的宝宝,暂缓打预防针。
★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如对某些药物过敏、长湿疹、哮喘),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打预防针,尤其注意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得了肝炎和结核等传染病、严重心脏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免疫缺陷或严重佝偻病的宝宝,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炎后遗症、抽搐等疾病或病史的宝宝,不宜打预防针。
防保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