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食源性疾病 小心病从口入
时间:2019年06月25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0次热情似火的夏天转眼又至,虽说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房间里靠空调续命,但是,夏天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期待的吖,说到这,小伙伴们是不是仿佛看到了啤酒、西瓜、小龙虾在向你招手?又可以开心的吃吃吃了,是不是很期待?不过大家在开怀畅饮的同时,还是需要留个心眼,小心病从口入,慎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物中毒也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按致病因素分类,食源性疾病包括生物性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化学性的(农药、亚硝酸盐、真菌毒素等)、有毒动植物的(霉变甘蔗、河豚鱼、毒蘑菇等)。
夏季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最为高发,常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包括:
◆沙门氏菌
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致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即食食品特别是海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多次发生。
◆大肠埃希氏菌
引起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各类熟肉制品,也可由蛋及其制品、奶类、蔬菜、水果引起。
◆葡萄球菌
引起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其次是熟肉。多发生在夏秋季。
◆副溶血性弧菌
引起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如墨鱼、黄花鱼、带鱼、螃蟹、海鲜;其次是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
◆变形杆菌
引起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类,其次是豆制品和凉拌菜。
◆蜡样芽胞杆菌
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剩大米饭、米粉、甜酿酒、月饼等。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基本上都会引起各种胃肠道症状,包括各种情形的腹痛、腹泻,有些伴有发热和呕吐。
夏天除了要预防以上各种菌感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之外,大家还要特别留意的是:小龙虾。为什么要留意?因为,每年夏季都会出现多例吃小龙虾吃出横纹肌溶解的病例!
从既往发病的病例情况来看,患者在发病前24小时内均大量进食过小龙虾,而且进食量都在1斤以上,不少人都是连同虾肉、虾黄、虾线一起食用。发病后,主要症状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疼痛、伴有乏力,血清肌酸激酶严重超标。
目前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因机理尚不明确,但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在食用小龙虾时,要购买新鲜产品,并且每次进食注意数量,不要一次性过量食用。此外,小龙虾头部(尤其是腮)是有害物质容易积蓄的部位,尽量避免食用,烹调加工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小龙虾后一旦出现肌肉酸痛或尿液异常颜色加深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接下来还要顺带说说顺德当地特产:淡水鱼生。
顺德鱼生历史悠久,不过对于很多外地朋友来说,可能还是自从央视《寻味顺德》纪录片播出之后才接触到。节目中可以看到,顺德当地的淡水鱼生加上配菜,五彩缤纷,看着就很有食欲,很多外省朋友看了节目之后表示想要来“寻味顺德”,尝一尝鱼生!但是我要说,“寻味顺德”是可以,但是鱼生就可以不尝了,吃鱼生,患肝吸虫病风险极大!
肝吸虫病并不会人传人,感染原因几乎就是饮食习惯,而吃鱼生是最大的感染原因。吃鱼生时所用的白酒、芥末、蒜、酱油、醋等等,都不足以杀死肝吸虫以及其他寄生虫。传统的顺德鱼生只用盐和植物油,对寄生虫更是无能为力。
在广东和广西等鱼生盛行的地区,肝吸虫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地区,2002年,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进行过当地人群肝吸虫感染率,从顺德区下属的 10 个镇中随机选取 3 个镇,每个镇又随机选取一个村,对所有常驻人口进行虫卵的检查,结果很惊人。在被检查的 1561 人中,被寄生虫感染的人数是 880 人,感染率高达 56.37%。其中肝吸虫感染率最高,达 50.74%。
对追求食材本味的顺德人来说,生吃似乎更是引以为傲的进食方式。但是为了健康,我们倡导大家不要一味贪恋食材固有的风味,而应采用其他更为健康安全的进食方式。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生食蔬菜瓜果要洗净,最好放置在流动的水流下清洗,食物制作和储存要生熟分开。
?食物要彻底加热,使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在食用各种熟肉制品前应重新加热并热透;如果有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应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4℃以下。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在食用各种熟肉制品前也要重新加热并热透。
?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避免生食的饮食方式。
?要到正规超市货市场购买食品、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若罐装食物包装鼓起或者变形,坚决不食用。
?若外出用餐,应选择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不到卫生状况差的餐馆和流动摊贩处就餐。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进行投诉。
?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再饮用,不喝生水。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病症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要自行用抗生素及止泻药等药物擅自处理。同时做好与其他人的隔离,消毒用过的餐具、便器等,避免传染给其他人。